FZ_T 95007-2012 均匀轧车

ID

BD2A991B7B9A4B75B968E5EABEDF7C5B

文件大小(MB)

0.64

页数:

8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4-8-17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 59.120. 50,W 95,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,FZ/T 95007—2012,代替 FZ/T 95007—1994,均匀轧车,Evenness padder,2012-05-24 发布2012-11-01 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,FZ/T 95007—2012,前言,本标准按照GB/T 1.1-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代替FZ/T 95007—1994《均匀轧车》,本标准与FZ/T 95007—199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:,——修改了参数(见表1,1994年版的表!);,——删除了“左右墙板进布端基面的平齐误差”的规定(1994年版的4.1.1);,——删除了表2,改用文字叙述表示(见4. 2.4,1994年版的表2);,—修改了轧液均匀性的要求(见4.4,1994年版的4. 3);,——修改了功率消耗的要求(见4. 5,见1994年版的4.5);,——增加了电气系统的要求(见4. 6);,——增加了全机安全防护措施的要求(见4.7. 2),本标准由中国纺织エ业联合会提出,本标准由全国纺织机械及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纺纱、染整机械分技术委员会(SAC/TC 215/SC 1),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江阴市第三印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、上海太平洋纺织机械成套设备有限公司、无,锡纺织机械研究所、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、黄石经纬纺织机械有限公司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徐建良、陆建义、李立平、郑军、易姿明,本标准于1994年4月首次发布,本次为第一次修订,I,FZ/T 95007—2012,均匀轧车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均匀轧车的参数、要求、试验方法、检验规则及标志、包装、运输和贮存,本标准适用于棉、毛、化纤及其混纺织物等浸轧染料、树脂等エ艺介质的均匀轧车,2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/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,GB/T 531. 1-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第1部分:邵氏硬度计法(邵,尔硬度),GB/T 1958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(GPS)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,GB 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,GB 5226. 1-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:通用技术条件,GB/T 7111.1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 第1部分:通用要求,GB/T7111.7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 第7部分:染整机械,GB/T 17780纺织机械安全要求,FZ/T 90001纺织机械产品包装,FZ/T 90074纺织机械产品涂装,FZ/T 90089.1纺织机械铭牌型式、尺寸及技术要求,FZ/T 90089. 2纺织机械铭牌内容,HG/T 2447—2003 胶程 第4部分:印染胶提,HG/T 3078—2001橡胶、塑料鋸表面特性,3参数,参数见表1,表1,项目参 数,公称寛度,mm,(1 100) 1 200 1 400 1 600 1 800 2 000 2 200 2 400 2 600 2 800 3 000 3 200 3 400 3 600,公称速度,m/mtn,70.80J00J20,最大线压カ,N/cm,400,1,FZ/T 95007—2012,表! (续),项目参 数,最大油压,MPa,〇. 30 0. 27 0. 25 0. 22,轧槌直径,mm,190,220,230,250,230,250,280,250,30(),300,350,注:括号内数值尽量避免采用.,4要求,I,4. 1装配质量,4. 1. 1轧辐工作表面水丒度0.10/1 000,4. 1.2导布根表面水平度0.20/1 000,4. 1.3轴承应润滑良好,温升<20,4. 1.4压缩空气管路、油压管路、加压气缸及气袋在最大压カ下工作时,不应有泄漏现象,4.2 轧辐 :,4 . 2. 1橡胶层胶料物理机械性能应不低于HG/T 2447-2003中5. 2的有关规定,4 . 2.2橡胶硬度为(68±3)Shore A,同一辑面硬度差42 Shore A,4 .2.3橡胶层工作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 3.2/im,4 . 2. 4轧辐橡胶层表面质量应符合HG/T 3078—2001中0. 3/1级的规定(在任何0.1 m2的包覆面积,内,面积在0.3 mmユ.1 mm2之间的缺陷不超过两处,即为允许缺陷。面积大于1 mm2的缺陷,为不允,许缺陷),4 .2.5轧塩工作表面的圆柱度公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,4 . 2. 6轧轻工作表面对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,表2 单位为毫米,项目参 数,公称宽度1 100.2 000 >2 00〇.2 800 >2 80〇.3 600,圆柱度公差?0.05 0. 08 0.12,径向圆跳动公差0. 10 0.15 0. 25,4. 2.7橡胶层与鋸体粘合应牢固,不应有脱层与裂口现象,4. 2.8轧塩使用寿命不少于一年,4.3 轧余率,4. 3. 1纯棉织物轧余率不高于70%,4.3 .2涤棉混纺织物轧余率不高于50%,2,FZ/T 95007—2012,4.4 轧液均匀性,浸轧的织物左、中、右轧余率差异值<1.5%,4.5 功率消耗,负载时电动机输入功率不超过额定功率的75%,4.6 电气系统,4. 6. 1电气设备保护联结电路的连续性,应符合GB 5226.1—2008中18.2.2的规定,4. 6. 2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,应符合GB 5226.1—200……

……